扫描到手机
扫描到手机 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本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近期,微信群和朋友圈中被频繁转发,引起不少业主的高度关注!视频中,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盒,能轻易的打开智能锁!
甚至还上了央视新闻!!!
那么,视频中这个小黑盒子到底是什么呢?
特斯拉线圈,又叫泰斯拉线圈。利用变压器使普通电压升压,然后经由两极线圈,从放电终端放电的设备。以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。同时世界各地都有大量的特斯拉线圈的爱好者,利用这个原理制作设备,制造出炫目的人工闪电。
那么,这样一个美丽的技术,又是怎么成为开锁的“同伙”呢?
针对市场上出现的这种情况,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动了
专家指出,自然环境中,磁场强度在1-3伏/米,而在特斯拉线圈加持下,产生的电磁场强度在一千多倍。
这样的强大磁场,会干扰到电路内部,被当做正常信号去驱动电机,让电机把门锁打开。
专家还做了一个实验,把小黑盒对着节能灯绕一圈,同样可以把节能灯点亮。
那么,这样的事情可以防范么?
专家说,能!
目前市场上智能门锁应用最多是密码锁和生物识别技术,其中生物识别包括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。
市场监管总局针对市场上40批次进行检测,其中就有36批次有指纹识别,其中10批次就存在安全隐患。
专家做过一个实验,指纹识别区贴上一小块胶带,不但已经录入指纹的手指开锁,找来6位不同年龄的没有录入指纹的也能开启
4批次产品使用人脸识别,从价格上看还是高端的产品。
检测过后发现,不符合率高达到100%。
也就是说……有钱你都买不了放心
因为人脸识别功能,并不能识别面部照片和真实人脸。而专家通过相机,拍摄同一测试对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,打印出黑白照片,利用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也可以开启门锁。
这次检测中,还有30批次感应卡开锁功能,28批次有风险,占比94%。
专家检测,将感应卡放进书包,同时打开手机NFC,也就是近距离无线通信功能,把感应卡放进书包,当手机靠近书包,手机上会出现一组数据,利用这些数据,复制一张和感应卡一样的感应卡。
明明白白,感应卡未加密。
而且,商家也没有告知业主,感应卡存在隐患。
另外一种,就是当下同样时兴的远程控制。专家发现,简单操作一款智能门锁APP,不仅可以远距离控制门锁状态,获取手机信息,甚至可以反向进入厂商服务器,获取大量用户手机信息。
此次检测中,10批次支持移动应用,8批次存在信息安全。
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安全消费警示
尽量不使用或者关闭人脸识别功能和远程开锁功能,日常生活中,妥善保管信息识别卡,防止被非法读取和复制,使用指纹识别功能,留意指纹识别模块是否存在残留异物或者物理损坏,若发现指纹识别模块出现异常,应立即停止使用指纹识别功能,并联系生产企业解决。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